随着大秦军队与各家族联合力量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,曾经不可一世的徐福势力如风中残烛,摇摇欲坠。胡亥深知,这场战争已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,若不能一鼓作气,此前的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。他站在营帐前,望着整齐排列的大军,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自信。寒风凛冽,吹得他的披风猎猎作响,身旁,赵刚将军身姿挺拔,厚重的战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光,他紧握着剑柄,随时等候着陛下的命令,目光中满是对胜利的渴望。
“传令下去,机枪部队和炮兵做好准备,随大军向东京城进发!”胡亥的声音坚定有力,如同洪钟般在空旷的营地中回荡,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。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,脚步声、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,奏响了出征的前奏。身着厚重铠甲的步兵们迅速整理好队列,每一个动作都整齐划一,彰显着大秦军队的纪律与力量;骑兵们翻身上马,手中的长枪直指天空,胯下的战马嘶鸣着,前蹄刨地,仿佛迫不及待地要奔赴战场;机枪部队的士兵们熟练地擦拭着手中的武器,检查着弹药,那冰冷的金属在他们手中散发着让人胆寒的气息;炮兵们则围绕着巨大的火炮忙碌着,调整着角度,装填着弹药,巨大的炮弹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,仿佛在向敌人宣告着即将到来的毁灭。
一路上,大秦军队的气势如虹。机枪部队和炮兵成为了队伍中的王牌力量,他们的装备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夺目。每到一处,那些试图抵抗的小股敌军在机枪的扫射和炮火的轰鸣下,纷纷土崩瓦解,毫无还手之力。机枪喷吐着火舌,密集的子弹如暴雨般倾泻而出,打得敌人抬不起头;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划过天空,精准地落在敌人的阵地上,炸得敌军血肉横飞,阵地瞬间化为一片废墟。大秦军队如同一把利刃,在这片土地上一路披荆斩棘,向着东京城迅速推进。
当大军终于抵达东京城外时,眼前的景象让众人感受到了敌人的困兽犹斗。高大的城墙矗立在眼前,如同一头蛰伏的巨兽,城门紧闭,厚重的铁门仿佛在诉说着它的坚固。城墙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守卫,他们手持武器,眼神中透露出恐惧与绝望,但仍在做着最后的挣扎。徐福和天皇龟缩在城内,妄图凭借这坚固的城池做最后的抵抗。
胡亥望着城墙,眉头微皱,心中迅速思考着破城之策。这城墙高大厚实,历经多年的修筑,寻常的攻击难以对其造成实质性的破坏。赵刚上前一步,身上的战甲随着他的动作发出清脆的声响,他抱拳说道:“陛下,我军火炮威力巨大,可先对城墙进行一轮猛轰,打开缺口后,再让士兵们冲锋。”
胡亥沉思片刻,目光紧紧盯着城墙,缓缓说道:“此城城墙坚固,单纯的炮火攻击未必能迅速奏效。且敌军定会全力防守缺口,我军士兵恐会伤亡惨重。若贸然进攻,不仅会造成大量伤亡,还可能陷入持久战,对我军极为不利。”
此时,营帐内一片寂静,众人都在思考着破城的良策。一位年轻的将领上前说道:“陛下,我们可以尝试断其粮草,困守城池,待敌军内部出现混乱,再行进攻。”胡亥微微点头,但又说道:“此计虽好,但耗时太久,且城内百姓众多,长期围困恐会让百姓受苦。”
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,众人各抒己见,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方案。胡亥在营帐内来回踱步,他深知,此次攻城事关重大,稍有不慎,便可能功亏一篑。突然,他停下脚步,眼中闪过一丝光芒,说道:“我们兵分两路。一路由赵刚率领部分机枪部队和炮兵,在城外佯装准备攻城,吸引敌军的注意力;另一路由我亲自挑选的精锐士兵组成,他们将在夜幕的掩护下,利用绳索和特制的攀爬工具,悄悄登上城墙,潜入城中。待城内制造出混乱,城外再全力进攻,内外夹击,定能破城。”
众人听后,纷纷表示赞同。于是,作战计划迅速确定下来,士兵们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最后的准备。夜幕降临,整个世界仿佛被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所笼罩,星辰在夜空中闪烁,为这场即将展开的大战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。胡亥带领着精锐士兵,悄然靠近城墙。他们的脚步轻盈而稳健,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响,如同黑夜中的幽灵。士兵们熟练地抛出绳索,绳索顶端的铁钩稳稳地勾住了城墙的边缘。胡亥率先抓住绳索,手脚并用,迅速向上攀爬,他的动作敏捷而有力,展现出了非凡的身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