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戎军队在秦军那排山倒海、摧枯拉朽般的攻势下,彻底地土崩瓦解,宛如被狂风惊飞的鸟群,又如被猎人追赶而四处逃窜的野兽,毫无章法地四下奔逃。战场上,残肢断臂凌乱地散落一地,鲜血从伤者的躯体中汩汩涌出,将脚下原本金黄的黄沙,一点一点地染成了触目惊心的暗红色。浓重的硝烟弥漫在整个战场之上,刺鼻的血腥味儿混合着焦糊味,肆意地钻进人们的鼻腔,令人几欲作呕。
赫连勃勃站在这片混乱的战场上,望着自己耗费无数心血、苦心孤诣经营多年的军队,就这么在短短时间内瞬间分崩离析,心中被绝望的情绪填满。但他求生的欲望强烈,仍怀揣着一丝侥幸,带着一小股平日里对他忠心耿耿的亲兵,在混乱的人群与刀光剑影中左冲右突,朝着西戎领地的深处夺命狂奔。他的眼神中透着不甘与恐惧,时不时回头张望,生怕秦军的铁骑下一秒就会追上来。
胡亥身姿挺拔地屹立在关隘那高大坚固的城楼上,负手俯瞰着这一片狼藉的战场。他的脸上,既有打了胜仗后的喜悦与自豪,又有着对潜在威胁的警惕与担忧。他心里十分清楚,此刻若是不乘胜追击,将西戎的有生力量一网打尽,等他们日后缓过劲儿来,重新整顿兵马,大秦边境必将再度陷入危机四伏的境地。于是,他当机立断,声音洪亮且坚定地高声下令:“赵刚,你即刻率领五千精锐骑兵,风驰电掣般追击,务必将赫连勃勃给我生擒回来,一个叛贼都不许放过!王翦将军,你带领剩余部队,迅速、细致地清扫战场,全力救治伤员,记住,每一个大秦的士兵都不能放弃。同时,加固关隘防御,多安排了望哨,谨防西戎的残余势力杀回马枪。”
赵刚领命后,动作干脆利落地翻身上马,“唰”的一声,抽出腰间那把寒光闪闪的长刀,刀身反射的冷光映照着他坚毅的面庞。他深吸一口气,大声吼道:“儿郎们,随我追!今日定要让西戎知晓,犯我大秦者,虽远必诛!让他们为自己的挑衅付出惨痛代价!”五千骑兵整齐划一地齐声呐喊,那声音震耳欲聋,仿佛要冲破云霄,震得人耳鼓生疼。紧接着,马蹄声如滚滚闷雷,踏起阵阵尘土,向着赫连勃勃逃窜的方向风驰电掣般追去。他们的身影在飞扬的尘土中若隐若现,宛如一条黑色的巨龙,气势汹汹。
追击途中,赵刚骑在高头大马上,目光如炬,远远瞧见西戎的逃兵们慌不择路,队伍乱成了一锅粥。有的士兵丢了兵器,只顾埋头狂奔;有的则相互碰撞、推搡,甚至有人被踩踏在地,发出凄惨的叫声。赵刚眼珠一转,心中瞬间有了主意,决定趁着敌军混乱发动奇袭。他在军中精挑细选了五百名最为精锐的骑兵,这些士兵个个身强体壮、武艺高强,且对他忠心不二。他让这五百人下马,手持大秦最新研制的热武器枪,悄悄潜伏在西戎逃兵的必经之路——一条狭窄山谷两侧。
这条山谷地势险要,两侧山峰陡峭,山谷内道路崎岖,是个打伏击的绝佳地点。而他们手中的热武器枪,更是凝聚了大秦工匠的智慧与心血。这枪由墨渊参考古老机关术和民间奇巧工艺,历经无数次失败与改进才打造而成。枪身用精钢铸造,质地坚硬,能够承受强大的后坐力。枪身上还搭配了特制的瞄准镜,这瞄准镜经过特殊打磨,清晰度极高,能精准锁定目标。射出的子弹采用特殊合金制成,威力巨大,可轻易穿透厚重铠甲,一旦击中,非死即伤。
待西戎军队稀稀拉拉地进入山谷,山谷中顿时尘土飞扬,脚步声、喘息声和杂乱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。赵刚潜伏在高处,紧紧盯着敌军,眼中闪烁着猎人盯上猎物时的光芒。他大手一挥,一声令下:“开火!”刹那间,五百强弩手整齐地扣动扳机,一时间,枪声大作,“砰砰砰”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,如同密集的鼓点。子弹如疾风骤雨般射向敌军,带着致命的呼啸。西戎士兵们本就吓得六神无主,此刻又突遭这猛烈攻击,顿时吓得肝胆俱裂,哭爹喊娘。有的士兵被子弹击中,惨叫着倒下;有的则惊慌失措地抱头鼠窜,相互碰撞;还有的被混乱的人群踩踏在地,发出痛苦的呻吟,队伍愈发混乱不堪,整个山谷仿佛变成了人间炼狱。
赵刚瞅准时机,立即率领剩余的骑兵从正面如猛虎出山般冲入敌阵。他一马当先,手中长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,每一次挥舞,都带着呼呼的风声,所到之处,西戎士兵纷纷倒下,血溅当场。在他的带领下,秦军骑兵如同虎入羊群,左冲右突,手中的长刀与热武器枪并用。骑兵们时而挥刀砍杀,时而举枪射击,配合默契,将西戎的逃兵杀得丢盔弃甲、片甲不留。而赫连勃勃则在亲兵的舍命护卫下,身上多处受伤,狼狈地侥幸逃出了山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