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晋国朝堂因智伯瑶之事争论得沸反盈天的同时,那看似静谧祥和的宫闱之内,一场更为隐秘且险恶的阴谋正如同暗处滋生的藤蔓,悄然蔓延。韩垣和魏昶这两位心怀叵测的贵族,在精心策划之下,深知若想彻底扳倒智伯瑶,光靠朝堂上那些被收买大臣的聒噪远远不够。他们如同狡黠的猎手,将目光精准地锁定在了晋王室那位深受宠爱的王妃身上。
这位王妃出身于晋国显赫世家,自幼在富贵乡中养尊处优,娇惯成性。她生性虚荣且贪婪,对财富和权势的渴望犹如无底深渊,永远无法填满。韩魏两家深知她的弱点,暗中选派了最为精明且善于言辞的亲信,携带着数之不尽的奇珍异宝,趁着夜色的掩护,如同鬼魅般悄悄潜入王妃的宫殿。那些珍宝在烛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,每一件都价值连城,足以令任何人为之动心。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,王妃几乎没有丝毫抵抗,便轻易地被收买,心甘情愿地成为了韩魏两家安插在晋王身边的关键棋子。
夜幕如同一块沉重的黑色绸缎,沉甸甸地压在宫殿之上。晋王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,缓缓走进了王妃的寝宫。今日朝堂上关于智伯瑶的激烈争论,如同一团乱麻,将他的心搅得心烦意乱。心中的疑虑如同阴霾一般,层层叠叠,挥之不去。王妃听闻晋王归来,原本慵懒的神色瞬间变得关切备至,她莲步轻移,身姿婀娜,宛如一朵盛开的娇艳花朵。亲自来到晋王身旁,伸出纤细的玉手,轻柔地为晋王宽衣解带,声音如同黄莺出谷,娇柔婉转:“陛下,今日朝堂之上可是有烦心事?瞧您这眉头皱得,都能夹死一只苍蝇了,臣妾看着心疼极了。”
晋王微微叹了口气,仿佛要将满心的烦闷都随着这口气吐出。他坐在柔软的榻上,伸手揉了揉太阳穴,那疲惫的神情愈发明显,缓缓说道:“今日早朝,几位大臣纷纷奏报,言之凿凿地称智伯瑶意图谋反,正在他的领地内大肆招兵买马,扩充军备。朕实在是难以决断啊。智伯瑶为晋国出生入死多年,朕对他向来信任有加,可这几位大臣说得有板有眼,朕又怎能不有所顾虑。”
王妃心中暗自窃喜,面上却恰到好处地做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。她轻轻依偎在晋王身旁,如同一只温顺的小猫,娇声说道:“陛下,臣妾虽不谙朝堂之事,但也知晓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。您想啊,这智伯瑶手握重兵,在军中威望极高,如今势力如日中天,越来越大,难免会心生不臣之念。陛下若是不早做打算,万一他真的起兵谋反,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啊。”说着,她微微撅起嘴唇,眼中满是担忧之色,同时轻轻握住晋王的手,似乎想通过这种方式给予他安慰。
晋王听了王妃的话,心中原本就摇摆不定的疑虑又加重了几分。他微微皱眉,额头上的皱纹如同沟壑一般深邃,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:“爱妃所言不无道理,可若是没有确凿证据便贸然对智伯瑶动手,恐怕会寒了将士们的心,也会让朝堂上下陷入人心惶惶的混乱局面。这其中的利弊,实在是难以权衡啊。”
王妃见状,心中明白火候已到,于是继续巧言劝说道:“陛下,臣妾近日听闻,这智伯瑶平日里就有些居功自傲,对陛下您的旨意也并非完全遵从。此次招兵买马之事,恐怕绝非空穴来风。陛下不妨先暗中派人去调查一番,若是真有其事,再采取行动也不迟。但在这期间,也需加强防范,以免事出突然,我们措手不及。陛下乃晋国的天,晋国的江山社稷都系于陛下一身,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啊。”
晋王轻轻拍了拍王妃的手,感受到她手心的温热,仿佛也从中汲取到了一些力量,说道:“爱妃心思如此缜密,所言极是。朕明日便秘密派人去彻查智伯瑶的一举一动,在这之前,确实要不动声色地做好防范准备。绝不能让晋国陷入动荡之中。”
王妃心中一阵狂喜,她知道自己的一番说辞已经在晋王心中成功种下了怀疑的种子。为了让这颗种子尽快生根发芽,长成参天大树,她继续添油加醋地说道:“陛下,臣妾还听说,智伯瑶与一些心怀不轨的势力暗中往来密切,似有结党营私之嫌。这些消息虽然未经证实,但也不得不防啊。陛下为了晋国的千秋万代,为了祖宗的基业,万万不可对他放松警惕啊。”
晋王的脸色愈发阴沉,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,乌云密布。他猛地站起身来,在房间里来回踱步,脚步急促而沉重。心中的愤怒与担忧如同汹涌的潮水,相互交织在一起。“若智伯瑶真的胆敢有不臣之心,意图背叛朕,背叛晋国,朕定不会轻饶他。晋国是朕的心血,是朕的祖宗历经无数艰辛才打下的江山,朕绝不允许任何人觊觎,绝不!”晋王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,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