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本网 > 女生耽美 > 季凤文牧师二 > 第181章 皈依三宝(2)

第181章 皈依三宝(2)(2 / 2)

我们先讲应该遮止的部分,就是你皈依三宝之后,哪些事情就不要做了?你既然皈依佛,至诚皈依了佛,你就不要再去皈依天神,其他的……你能够说出来的:三太子、五府千岁、万应公、大爷伯、土地公……,就不要再去皈依其他,为什么呢?因为他们都还没有解脱嘛,他们怎么可能帮助我们解脱?他们都还在三界当中轮回呀,还要受苦啊。所以我们昨天已经分析过,为什么要皈依佛的原因跟理由都讲了、讲得很清楚了。那我们既然确定佛是我们真实唯一的皈依处的话,那我们皈依佛之后,就不要再皈依其他。

可是很多师兄问:“那我的家人他拜妈祖啊、他拜土地公啊,如果我的父母是拜这个,或者是我的好朋友是拜这个,他硬要拉我去,我要不要跟他一起拜拜?”要不要一起拜拜?要不要跟他一起拜?还是在外面,“不要!我是佛教徒,你进去就好,我在外面等你”,不晓得我爸爸妈妈会不会生气哦?我们要不要恒顺众生,跟他一起进去拜?要?烧纸钱就烧纸钱嘛,看要烧什么都可以,这样算不算皈依其他天神?还是民间信仰?我进去拜拜算不算?我拜土地公算不算我皈依土地公?不算嘛,只是拜拜而已,没有皈依。

所以皈依跟拜拜要搞清楚。所以不是你皈依三宝之后,其他都没有放在眼里,然后把所有的神都得罪光了,这样也不太好吧?关系也要打好嘛,对不对?所以我们皈依佛了之后,不要再皈依其他就好了,你可以恒顺众生跟他拿香拜拜,没有关系,我们问讯就好了,不要顶礼,问讯就好。我们看到佛像是三顶礼,我们看到民间信仰不用三顶礼,你就合掌或者是问讯这样就可以,跟他打个招呼,把关系打好,也不要得罪他。那些神明没有得罪,我们的父母亲人也没有得罪,大家皆大欢喜,和平相处。那他们也不会排斥说“你皈依了之后,你这佛教徒好奇怪哦,我们去哪里,你都不要去这样子”,所以也不好。所以我们只要观念弄清楚,我们不再去皈依其他就可以了。这是第一个不应该做的。

那皈依法之后呢,我们就不要再生起伤害众生的念头或者是行为,这一点跟刚刚那个传承是一样的,远离损害心,不要再生起任何伤害众生的念头跟行为,要慢慢地断除,因为学习佛的大悲心的关系,这是皈依法了之后,就不要再生起伤害众生的念头跟行为。

皈依僧了之后,就不要和不相信三宝,毁谤三宝的人来往、做朋友、还有在一起。那这会不会得罪人啊?也不会,我们心里很清楚就好了,暂时远离,为什么呢?因为我们刚刚皈依,我们对佛法的正知见还没有建立,那信心也不够,(如果)我们常常跟他在一起,因为他不相信三宝嘛,他可能会讲一些怀疑,让我们丧失信心的那些言论或者是行为,因为我们的正知见不够,信心也不够,所以会很容易受到他的影响而退失对三宝的信心。而且,虽然我们没有毁谤三宝,可是因为他常常在你面前毁谤,我们就变成会共同造下毁谤三宝的共业。所谓的共业,就是你没有造,可是你跟这个人在一起,他造什么,你都有一分共业,所以就变成说,我们虽然没有造,可是因为相处的关系,经常来往的关系,所以他不信三宝跟毁谤三宝的这个业,我们都要承担一分。

所以我们只能暂时选择远离,等我们对三宝有信心,有坚固的信心,他怎么讲我们都不会怀疑了,都不会受影响,不会受他邪知邪见的影响,那这个时候我们才回过头来度他,告诉他什么是正确的佛法。所以我们的心并没有真正的弃舍他,而是暂时不要受到他的影响,等自己修好了之后,再回来度他。

这是三件事情,皈依之后不要做的。

三件事情应该要做的,就是我们皈依佛了之后,对所有的佛像它就是代表佛,所以我们看到一切的佛像都应该生起恭敬心,就好像见到佛一样。佛像就是佛的代表啊,所以不管它是泥塑的、木雕的、还是画的,我们都不要任意地批评或者是毁谤。有一些意见说“这个佛像好像画得不太好看,这个塑的佛像好像头太大、比例不对、很丑啊……什么的”,就不要任意的批评,因为它就代表佛。我们也不要把它放在那个…,可能找不到地方供,所以你就随便放一下,让它吹风啊、淋雨啊,或者是蒙上了很多的灰尘在上面啊,这个都是不恭敬佛的表现。所以我们会把它供在清净的地方,每天不忘供养。

有一些比较值钱的,像古董佛像啊。如果家里有比较值钱的佛像的话,如果说最近不太景气,需要变卖一些或者是典当,哇!这个很值钱,拿到当铺去,或者是把它当作抵押品,看可以抵押多少钱,先拿来用,这个都是不恰当的,因为这个是有商业行为,有贩卖的嫌疑,所以我们绝对不可以贩卖三宝,不可以贩卖佛像!不可以贩卖经典!不可以贩卖三宝!三宝只能够适合来结缘,但是不能够有商业行为,我们不能利用三宝来赚钱,然后养活自己,利用三宝来过生活,这样是不恰当的。因为三宝是让我们众生开发法身慧命的,帮助众生解脱、开悟成佛的,所以我们就不适合把祂当作商品来买卖,这就是对佛像还有法宝的一种恭敬心的表现。

所以我们看到佛像来讲的话,就好像看到佛一样,反正生起恭敬心、不任意的批评、不随便的丢弃。像台湾有很多被丢弃的土地公或者那些神明,因为不灵验就把它丢弃了,这个实际上也不太好;更何况是佛像,所以我们一定要很恭敬地把它供养起来。自己用不到、太多的就跟人家结缘嘛,让别人来供养也很好啊。所以不会因为佛像太多就随便放,这边放一尊、那边放一尊,随便堆这样子,是不太恰当的。这是皈依佛之后,应该要这样来生起恭敬心,对一切的佛像来说的话,就好像见到佛一样的恭敬。

皈依法之后,对所有的三藏十二部经典也是要生起恭敬心。就是一句偈,只有四句,一句偈这么短的这样一小个纸片,我们也不可以随便把它丢弃,因为那个就是法宝嘛。所以法宝我们也是不适合来当作抵押品,或者是典当,把它拿去当了;因为这个可能是绝版的书,有人跟你谈价钱,说你这个绝版的书拿来给我印,然后我给你多少钱,千万不可以做这样的事情!不可以把它当作商品来买卖,所以不能贩卖经典。也同样的不可以把它随便的放在风会吹到、雨会淋到、还有蒙上很多灰尘的地方。想说我那个床底下还有一个空间,所以我所有的法宝就全部堆在床底下,每天睡在上面,这样不晓得有没有佛光普照?有没有加持力?因为有时候房间比较小,空间比较狭窄,那法宝越来越多,结缘的法宝越来越多,不晓得怎么办,他就随便堆,走廊也堆一点,到处堆。

有经典的地方就一定有护法神,因为护法他的誓愿就是护持佛法,所以有经典的地方一定有护法,所以千万不要随便放:夫妻的房间不适合放经典。想说我放在床头,晚上睡下来,或者有空躺下来看,既可以休息又可以看佛经,也蛮会利用时间的;客厅也放一本,想说我看电视看累了来翻一翻;厕所也放一本,看起来好像很利用时间,好像很精进,因为随时都不忘拿经典起来看,可是他放的位置不是很恰当。所以夫妻房不要放、卧房不要放、厕所不要放,不要乱放,一定要好好把它恭敬地供起来。

你要看的时候,把它请下来,先去洗手,最好是焚香,如果有点香的习惯,有坛城的话,你去燃香,把手洗干净,然后很恭敬地把它请下来看。看到一半,有电话了,然后就一丢,赶快去接电话,按门铃,赶快去开门,或者是我看累了,就给它放在那里,就摊在那边,然后我就去做我的事情了,这个都是不恰当的!要把它合起来,不能打折!不能折说我现在看到这一页把它打一个折,不可以!要用像这样子黏的(便条纸),你黏上去不会伤害到它,黏上去,随时可以拿起来,它又不会掉。你如果是夹一张的话,你一翻它会掉下来,所以用黏的比较恰当,我都是用黏的。你看到哪里就夹着,你不看的时候,一定要记得把它合起来,最好是把它放回原来清净的、高的地方,不要随便就给它放在桌子上,桌子上有喝的、有吃的,什么统统都有,就全部杂放在一起。

还有的人是家里有鞋柜,说要把它供在上面,所以他鞋柜的最上面就是放经书,我有放在高处,然后很恭敬,这样也是不可以。所以我们不可以跟鞋子、袜子放在一起,这些都是要注意的。也不可以在上面跨越,像家里有小孩子的,你放在那边,他就那边玩来玩去,在上面跨来跨去,这样也是不恰当的,这都是不恭敬法的表现。

我们这一世为什么这么愚痴?它是有原因的,因为我们过去对法还有法师,说法的法师,对一切的法宝跟说法的法师不恭敬的关系,所以这一世才会感得愚痴的果报。那我们现在知道这个原因的话,从现在开始,就要对法还有法师生起恭敬心,我们这个愚痴的业因就能慢慢慢慢地尽除,而智慧会早一点开发。

这是有关皈依法宝之后,要这样来学习。

皈依僧宝之后,对一切现出家相的出家人都要恭敬。不管他是南传的、北传的、显教的、密教的,不管他修学什么法门,跟我同不同一个法门,同不同一个宗派,都要至诚的恭敬,绝对不要轻视毁谤,做任何的批评,对出家人。这个就是皈依僧宝之后,我们要这样子来学习。

刚好时间到了,我们就讲到这里。

(师颂,众师兄跟颂)愿以此功德,普及于一切;我等与众生,皆共成佛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