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6章 长子封侯(1 / 2)

徐闻这番求情,朱瞻基也终于暗松了口气。

他虽然厌恶朱高煦,但是真要处死这个叔叔,年轻的皇帝还是有些下不了手。

至少不想让史书上记载自己弑叔,徐闻也给了他一个台阶。

朱瞻基将徐闻扶起:“诸位都起身吧,你们的请求朕都收到了。”

然后走到朱高煦面前,俯视着对方,平淡不带一丝感情地说道。

“二叔,你绞尽脑汁构陷父皇与朕,最后甚至谋反的时候,可曾想过有今天?朕只想教与你一句,多行不义必自毙,今日有越王为你求情,念你和朕乃骨肉血亲,便饶你一命,但死罪可免,活罪难逃,从即刻起,削去一切王爵,贬为庶人,送往宗人府大牢看管。”

能够保住一条性命,朱高煦已经大喜过望了。

不顾左右侍卫将他拖走,还在不停地连声道:“感谢陛下,感谢陛下。”

生怕说少了,朱瞻基会改变心意。

同时对城中的清剿还在进行,主犯落网,其他附逆者也不能放过,全部要捉拿归案。

还有相关谋反的证据也要收集,御驾亲征必须师出有名,这都是朱瞻基的武德体现。

大军得胜之日,除留下少量五军营随徐华继续大索乐安,将所有参与谋逆案的犯人全部捉拿归案外,朱瞻基率领大军返回京师。

每多耽误多一点时间,就是大笔的军费。

已经当家,知道柴米贵的宣德帝可是一点不敢多待。

在杨士奇的催促下,大军班师回朝。

特别是朱瞻基这次御驾亲征,是他首次领军。

除了把徐闻这种定海神针带着稳定军心外,还怕不够,将五位阁老中的三位,杨士奇,杨荣,徐谦都带了出来。

现在北京仅剩两位内阁坐镇,终归还是有些不放心。

此间事了,必然赶紧回京。

回京后,又是隆重的凯旋典礼。

刚刚继位没多久的帝皇,也用给自己的实际行动,打消了其他人对于他年纪的顾虑。

等徐华十天后,押送这数千名同案犯返回京师后,朝廷的庆功封赏才开始。

毕竟要等他这个头号功臣就位。

不管是冲锋陷阵,还是事后收尾,徐华都当记首功。

封赏榜上,徐华高居首位,第一次把自家老爹都压了下去,获封武定侯。

朝中众人也都知道,这并不是他的终点。

二十多岁的侯爵,还是一品武官,配上年轻的皇帝,大把的施展空间等着他。

再加上注定会封侯的小徐阁老,他们一门一王两公,甚至是三公都有可能。

徐闻也有了实职,朱瞻基还是觉得家有一老,如有一宝。

这次平叛有徐闻在自己身边,他就感觉特别踏实。

所以徐闻直接入阁,为首辅,参赞军国大事。

杨士奇没有丝毫怨言,反而举双手赞成,甘愿帮老师打下手。

首辅这个位置看上去光鲜,但谁待谁知道,对于权力欲极强的人来说,是一种享受。

杨士奇当然也想要更高的职位,但是这短短时间的首辅当下来太累太忙,太需要政治手腕和施政能力。

他自认这两方面,比老师还差很多。

不如后退一步,在老师身边好好学习。

徐家此时可谓大明除朱家以外的第一世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