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,汉王府。
朱高煦身着二十章五爪龙袍,坐在赶制而成的龙椅之上。
座下以王斌为首的诸位谋士正齐齐跪拜,三呼万岁!
他哈哈大笑,志满意得地下令道。
“从今日起,朕便是大明朝真正的皇帝,待攻破京师之日,便是朕大封功臣之时,还望诸位同心协力,共襄盛举!”
随后已被任命为太师的王斌宣告檄文。
大明高皇帝扫荡胡元,肇基洪武;太宗文皇帝靖难戡乱,再造乾坤。
今上嗣统,本应恪守祖训,垂拱而治。奈何幼主昏聩,权阉弄政,奸佞盈朝,苛虐百姓!
朕,太祖嫡裔、太宗次子汉王高煦,荷祖宗之灵,顺天人之望,今举义旗,以清君侧!
其罪一:背弃祖制,残害宗亲
先帝晏驾,宣德幼冲,本应亲贤远佞,共保社稷。然其听信谗言,削藩虐弟,囚兄戮侄,骨肉相残。朱家血脉,几遭屠戮;太祖遗训,荡然无存!
其罪二:宠信奸邪,祸乱朝纲
杨荣、杨士奇等庸臣,结党营私,闭塞言路;内廷宦官,擅权干政,贪贿横行。赋役繁重,民不聊生;边备废弛,鞑虏觊觎。如此朝廷,何以承天命、安黎庶?
其罪三:悖逆天道,失德于民
去岁山东大旱,饿殍遍野;江南水患,浮尸千里。朝廷不赈灾民,反增税赋;不恤苍生,维修宫室。天怒人怨,灾异频仍,此乃上天示警,而幼主犹不悔悟!
在汉王起兵半天前,暗卫就已经收集到相关信息。
谋士们在汉王府云集,王府的亲卫不再遮遮掩掩,强弓劲弩等违禁武器都搬了出来。
同时骑兵四处,开始联系附近州县官员。
据此推断,朱高煦造反近在眼前,马上就向京师示警。
紫禁城中。
越王徐闻和英国公张辅联袂前来,朱瞻基也知道出了大事,郑重接见了二位重臣。
当看到那封书信,他勃然大怒。
虽然因为各种原因,朱瞻基已经和历史上不一样,对自己这个二叔毫无好感,就等着他反了!
但朱高煦竟然敢明目张胆地来策反京营主帅,五军都督府都督,这是彻底不把自己这位大明皇帝放在眼里了!
“朕自认对这位叔叔不薄,此次登基,大赏天下,他汉王府封赏最多,所求的世子也依他意册封,余子皆为郡王,四海商会与他的分红,也非常少个半分,朕还补了些,此等优厚之举,换来的就是这般狼心狗肺的行为?”
朱瞻基越说越怒:“宣杨士奇,杨荣,徐谦几位阁臣入宫廷议,商讨平叛事宜!”
盛怒之下,朱瞻基已经管不了那许多。
本来还想把朱高煦留着,展示一下新皇登基的宽厚。
可朱高煦给张辅的信中,一句句都是他肺管子上戳。
朱瞻基年轻骤登大宝,最忌讳的就是别人说他年轻。
但就是这封信中,句句不离这两个字。
言语之间,根本就没有把他这个当今帝国皇帝放在眼里!
等朱瞻基这番脾气发完后。
徐闻才继续说道:“陛下,汉王能够寄出这封信,说明他已经所有准备都已经就绪,已经造反了,我相信过不了多久,暗卫,锦衣卫,山东布政司,都司衙门的情报都会传过来,我建议先早做准备,集结兵力准备平叛吧。”
朱瞻基这时才冷静了一些,点点头道:“越王所言极是,等杨士奇他们来后,大家商讨出一个方案来,英国公你也参与,随后整备京营,随时准备出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