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朕昨晚梦见太祖告诉朕,藩王要造反,要朕削藩,你们说朕该不该听太祖的”看见他们脸色难看,姜珩更开心了“削藩乃国之大计,太祖显灵,岂能不从?";有人开口后,群臣也纷纷表态,中立的人看削藩已经势在必行了,便不再犹豫,纷纷称削藩乃是维护社稷的必要之举。
“有没有藩王识时务啊”姜珩看向反对的大臣们“若能主动上书请求削减封地,和西凉勾结,意图造反的事朕可以当做没发生。”朝堂鸦雀无声,姜珩只是吓吓他们而已,毕竟他们还没把消息传出去呢,藩王哪能知道自己今日说了什么,起身准备退朝,突然转过头来,阴森森的看着那些人“记得告诉他们,朕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”
姜珩目光如冰,让在场的大臣们都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“好了,回去传消息吧”那些大臣匆忙离开,他们明白皇上这是在给予最后通牒,若再不识时务,后果不堪设想。于是不停的有信送往各个藩地,姜珩都是先把他们的信截了,看没有问题后才让他们继续传。
消息如急风骤雨般传遍了每个藩镇,藩王们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,朝堂上也愈发安静,他们最近听到皇上已经开始调兵了,就是不知道第一个受害者是谁。
“还没有人上书吗”姜珩百无聊赖的敲着桌子,没人开口,那就意味着藩王要和自己对着干了,很大可能会合作,姜珩根本没在意,藩王养私兵朝廷是有限制的,一旦超过视为谋反,他们根本没多少兵力,要不然也不会想到和西凉合作,姜珩勾起唇角,那就打。
“既然这样,那也没有什么说得了,退朝”说实话,姜珩是有些失望的,他们身上确实留的都是姜家的血,却没有一个识时务的,非得跟自己对着干,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。
削藩事情闹得极大,远在边境的周辞都听说过这件事,本来还在和同僚聊这件事,外面却传来消息,说有圣旨,他都感觉到幻听了,几个同僚连忙推着他,周辞才前往接旨,他不常回京城,但那传旨的侍卫穿的隐龙卫的服装,他才信了,况且谁敢假传圣旨。
“您是九门提督周大人的长子周辞吧”侍卫开口问道,他把信息说的清楚点,唯恐自己认错人,周辞点点头,那侍卫才放下心来“皇上有旨”侍卫打开圣旨,周辞忙跪了下来,心里猜测着是什么事,父亲出事了还是妹妹出事了。
“九门提督周宁之子周辞,在边境多年,尽忠职守,屡建战功,特封为步兵校尉,调回京营,辅助朝廷削藩一事。钦此。”“臣领旨谢恩”说完周辞拿过圣旨站了起来“皇上说您是第一批削藩的,让您尽快回京”侍卫最后叮嘱了一下,周辞点头,隐龙卫才回去复命。
周辞的同僚羡慕的看着他“你小子命真好”“削藩结束后,你也会加官进爵了吧”周辞收拾着东西“皇上只不过是看在我父亲和妹妹的面子上,说不定削藩结束后,又把我扔回来”几人说笑着,但他们也知道周辞不会再回来了。周辞是真的命好啊,父亲是九门提督,他入兵营也没受太大苦,妹妹又是太子妃,得皇上看中。
周辞和同僚,将领拜别后,踏上了回京之路,他死也没想到带队的会是自己的妹夫,当今的太子殿下。
“炜儿,这次削藩你带一队人马,去往越城,有信心吗”姜珩看着地图问道,越城是最难打的城,地理位置险要,城防坚固,藩王也是个强势的人,姜炜犹豫片刻“我可以”姜珩看了他一眼“朕召回的将领还没到京,你能等到太子妃生”姜炜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“原来父皇都看出来了”
姜珩轻笑“都说了要别人看不出你所想,多练练”姜炜郑重的点点头,可不是所有人都像父皇这般敏感的,至少平时面对大臣,他还是很厉害的。
“这次削藩,非同小可,越王狡诈,你一定不能轻敌,我会让几个将领跟着你的,你要听听他们的意见,毕竟他们上过战场”姜珩叮嘱道“父皇放心”姜珩哪能放心,但是他要给姜炜叠加军功,只能让他上战场,他已有民心,又有能力,只差军功了。
姜珩准备着一切,藩王那边也已经确定合作了,越王以为姜珩会从好打的福城进攻,他们的军队也是偏向福城,福王也有了点信心,但姜珩从不会按常规出牌,他信奉的是,只要把最难打的城池打下来,其他的不成气候,其他越王军队偏向福城倒是个意外收获。
姜珩已把京城和外面的联系切断了,防止内鬼报信,近来隐龙卫已经抓了不少想报信的人了,姜珩动手杀了几个,他们就安分了起来,只能让那些藩王自求多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