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焘赶来单于部,要求见达尔岱,并开出了条件。
达尔岱没有说话,反倒是他的弟弟阿尔岱问道:“冯节度会派多少人我听闻那王信很轻松打败了宁南雄。”
宁南雄名气不小,不过不敢来犯单于部的地盘,欺负些小部落罢了,可也是成名多年的人物,也多少听说过一些传闻。
如今赵焘来提出的要求,变相说明那些传闻很可能是真的,宁南雄背后竟然也是冯庸,令阿尔岱心生忌惮,冯庸的手伸的真长。
赵焘没有隐瞒,早就猜到单于部关心的问题,连忙说道:“杨玉将军已经率领他的八百铁骑在途中,不日抵达贵部。”
杨玉是冯庸的亲信大将,带领冯庸的家丁,这回冯庸派出了他的家底。
虽然只是八百,可这是八百铁甲骑兵。
八百铁甲骑兵可以横扫整个河套地区,一万胡骑也挡不住八百铁甲骑兵,河套地区是前明的称谓,虽然前明早就亡了,不少老人依然把此地称为河套。
到了这一步,单于知道不可避免,心里盘算这笔买卖值不值得。
赵焘劝道:“单于和冯节度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,有些事不只是利益得失,关乎双方的存亡。”
“那王信如何这般厉害听说他的族长王子腾不也是被冯节度打败了吗”达尔岱好奇问道。
赵焘用胡人能听懂的话说道:“王子腾手里没兵,此人手里有兵。”
果然,达尔岱听懂了,摸了摸脑袋,叹道:“真不懂你们的规矩,好奇怪。”
赵焘见劝动了单于,又回去迎接杨玉部。
单于部所在的地区,素有五丘三山二分川之说。
此地早在西汉时期已设定襄郡,可见此地的重要性,越往北地势越为平缓,往南多沟壑,乃至长城,沟壑交错,属于重要的门户之地,这是军事角度。
经济角度上,单于部所在地区,不如北边大板升地区土地肥沃。
大板升地区的经济肥沃,加上单玉部地区的地理优势,合起来就是强大的俺答部。
赵焘不懂这些,只知道出入单于部地区无非两条路,一条丘陵小道,一条就是经过单于城的稍微平坦的道路,否则各朝也不会在此地修城,也就是如今的废墟之所。
因此赵焘很容易与杨玉部汇合。
铁甲骑兵一人双马,骑兵骑一匹,另外一匹运铁甲,原本还会有几千步兵跟随,这些步兵专门用来配合铁甲骑兵,甚至包括伺候铁甲骑士。
如今为了隐秘,冯庸终归顾忌朝廷,不敢大张旗鼓,所以只派了五百骑兵,他总共才一千铁甲骑兵,比不得镇守辽东的东安郡王。
听说东安郡王手里有几千铁骑,如果是真的,九边第一人不为过也。
赵焘提醒道:“那王信不可小觑,我派去的人没有回来,必然出了问题。”
一名脸上有疤痕的骑兵将领不以为然:“他只有两千人,粮草应该也不多了吧,耗也能耗死他,何况我所带的兄弟们一个冲锋就能灭了他的王八壳子。”
“还是稳重起见,让单于部主攻,单于的人多,如果那王信真的是属王八的,单于没啃下来,经过单于的消耗,将军再出手。”赵焘提出了自己的计策,然后恭维道:“岂不是马到功成。”
疤痕脸杨玉颔首道:“听赵先生的。”
赵焘忍不住抚起胡须,一脸的欣慰,自己这半个月马不停蹄的操劳和布局,总算要拨云见日了。
实在是有些惋惜,王信此人终归年轻气盛,当初不拒绝自己的提议多好。
他当他的雁门关将领,混几年资历,冯节度打造大同,自家这十几年来,田亩从几百亩到了两万亩,再过些年,达到了三万,这个令人满意的数字就可以收手,自己也能回乡享享福了。
赵半县,想起意,这些田可以传给子孙,家业代代传,希望子孙能永远勤勉,把家业发扬光大才好啊。
一夜无眠。
第二日抵达单于部,单于部已经召集了骑兵,总共近四千,连老弱都拉上,可见的确用心,赵焘很满意,回去后要和节度说说,这单于没白养,是条忠犬。
“出发。”
杨玉没有多言,和他的五百铁甲骑兵非常低调。
可一边的胡骑却不敢靠近,连习惯性的怪叫也不敢发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