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本网 > 女生耽美 > 红楼兵圣 > 第119章 同气连枝

第119章 同气连枝(2 / 2)

朱伟是提督,可以喝其他部的兵血,来打造自己的骑兵,只供应自己的本部,可换个角度想,他本来可以带三万精兵,最后只数千精兵。

别人的做法,自己管不着,也看不上。

三千的精兵,自己做的太过分,朱伟手里也才几千精兵,自己一个游击,实力竟然不比提督差,所以只留下两千,当然是越精锐越好。

最好的战马,最好的火器,再来最好的大炮。

团结一心。

战无不胜攻无不克。

可惜困难重重啊。

见王信没说话,以为此人失落,薛岩想到了什么,出主意道:“我们薛家的买卖,原本是大哥负责京城,我负责金陵,后来大哥去世,留下的生意一年不如一年,可北方边关路子还在,如果王将军实在需要,我倒是可以帮忙说和一二。”

这就是四大家的底蕴。

与别人小看薛家不同,王信却知道薛家最宝贵的是什么。

做生意最重要的是渠道,渠道的建立不是靠钱就可以一日而成,特别是如今的大周消息缓慢,薛家这样规模的渠道,非几代人的成功不可。

既然有了方向,最重要的就是钱。

自己定的军饷,每年要四万两银子上下。

如此高的军饷,因为自己手里有实打实的两千人,而且都是实额军饷,其实自己定的军饷,王信并不是很满意,相对于如今当兵的保障,军饷应该更高些才对。

然后是兵器骡驴衣甲等,样样需要钱。

指望朝廷的军饷,如果朝廷能准时发放军饷,也就不会有家丁制的兴起,将领养家丁,等于是将领的私兵,朝廷碍于实际睁只眼闭只眼。

谁让朝廷不发军饷的。

将领总要想办法养活自己的人马。

自己养了太多兵,除非自己只保留两三百家丁,其余人不饿死就行。

如此自己的日子反而好过不少。

可浪费了自己的一身本事,有系统在手,带出来的都是忠心耿耿的军队,当然是越多越好,如果不是担心外部猜忌,自己三千的名额,必然实打实的带三千人马,而不是现在的两千人马,足足少了三分之一。

半年的平倭,除了发放奖金,以及部分上缴之外,还有六万两白银。

薛家采购的鸟铳和佛郎机等需要一万两银子,算上他们的路费,人工费,还有利润,估摸又要个几千两,再加上马匹,战马的销可大了。

还有军队的训练,火器训练也要钱。

王信迟疑片刻,然后问道:“听说世叔前几日去通州看过,河西小营外的集市如何”

薛岩一下明白了王信的想法,笑道:“虽然好,可终归是朝廷的,万一哪天将军另谋他处,容易为他人做嫁衣啊。”

这是要一个承诺。

“以前我的确想回去扬州,不想参与太多麻烦,可今非昔比,既然来到了京城,总不能浪费时光,把河西小营打造成家业也未尝不可。”

犹如前明的卫所制。

自己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将军,子承父业并不难,河西小营地处通州运河边,太久远的事谁能知道,先安定薛岩的心,总不会亏待他。

薛岩能主动跑去看,必然是薛家的掌柜告诉了薛岩。

什么值得薛岩去看呢

在商言商,当然是利润。

集市开办了起来,这就是块大肥肉,在河西小营的地盘上,王信不伸手,但是薛岩可以代表自己,薛家出面管理,又是金陵的地头蛇,与扬州商人们关系紧密,不但无害,反而有利,把生意越做越大。

这些生意上的事,不需要自己去操心,术有专攻。

王信开口,“我有两个要求,我拿出五千两银子,薛家出面请工匠研究仿照西洋火器,包括那几千斤的铜炮,我大周缺铜,铜价太高,造不起,请工匠们研究用精铁铸炮。”

薛岩算了算,一门铜炮估计要三五千两,加上路费等,不过最后还可以融了,回一些本钱,虽没有利润,还可能亏欠,但问题不大,于是问道:“第二个呢”

“第二个就是薛家要保证工匠和技术要控制在自己手里,也不能外传。”

军火可以卖给自己,也能卖给别人。

渠道,工匠,技术都是薛家掌握的,自然想卖给谁就卖给谁,区区五千两就让薛家只能卖给王信,对于薛家而言大亏。

合着薛岩一个东家,亲自出海一趟,只是为了几万两银子的生意,最多几千两银子的利润

薛岩看向王信。

王信点点头。

聪明人不需要说太多。

自己利用薛家,当然也会支持薛家,这才是四大家同气连枝。

不过呢,前提是别人要相信自己。

不论是相信自己的人品,还是相信自己的实力,又或者自己的未来,二十几岁的游击将军,熬资历也能熬成总兵,总不会亏本。

薛岩同意了王信的要求。

王将军的人品是可信的,薛岩不认为王将军会骗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