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天后,村里几乎所有的庄稼地都浇了一遍水,其实也没啥可浇的,主要是地少。
浇完水之后,马有才开了一次会,大家都举手表决,一致认为有挖水库的必要。
就这样,马有才紧急安排了下去,每家最少出两个劳动力,饭食自带,到北地挖水库去。
然而一听要自备粮食,大家不由得又打起退堂鼓。
当场就有人对马有才说道:“马支书,你让我们白出力,这力出就出了,毕竟挖水库能幸福几代人,我们也愿意挖。”
“对啊马支书,你又不是不知道现在闹饥荒,出力也就算了,好歹你像天阳那样,村委给整点粮食吃,咋还让我们自带。”
大家愿意白干活,毕竟牵扯到整个村子的利益,可总得让人吃饱饭吧,原先好不容易在宋天阳那里用苦力换点粮食,还想着省吃俭用,多撑几个月呢。
结果要因为挖个水库,高强度的体力消耗下,岂不是一下子就给造没了。
关于这一点,马有才当然提前想过了,安慰大家的说道:“你们放心好了,据可靠消息,这几天赈灾粮就会发下来,所以大家不要怕掏力,只管甩开膀子大干一场。”
听到赈灾粮终于下来了,下面人立马交头接耳的小声议论起来。
“赈灾粮下来了?那可真是好。”
“是啊,这样就不用想着再节省家里那点粮食了。”
既然这样,有了赈灾粮的加持,村里人终于没了负担,纷纷拿起家里的农具,就奔到了北地。
水库的位置,是宋天阳选的,在靠近水源小河的位置,离药材山也不算远,已经尽可能的选择好挖的位置了。
关于这个水库应该挖多大,宋天阳和村里有经验的老人商议了一下。
这几个老人,都是以前抓壮丁时,被带到外地挖过大河的人,懂点这方面的知识。
根据现场的情况,以及村子的需求,水库倒不用太大,长约100米,宽约50米,深度4.5米,这样一个小2型水库,差不多够村里的需求了。
只要一次性蓄满水,用上大半年不成问题。
现场用石灰撒好了界线,白色的石灰线以内,就是要挖的位置。
村里人摩拳擦掌,热火朝天的干起来,挖掘的工作,主要依靠老爷们,运送砂石和泥土,便交给了妇女。
一开始,大家有说有笑的,干的很是轻松,
但真当去挖的时候,就知道实行起来有多困难。
上面一些虚土和部分散石,大石块,树木等,还算是比较好清理的,谁知越往下挖,越是艰难。
按照普通土壤,没有机械辅助的情况下,每个男劳力每天能挖8立方左右,而这次挖水库,马有才更是组织了全村人。
现场挖水库的男劳力,至少有一百人左右,一天能挖800立方,这样就得需要将近一个月才能挖好。
但这是建立在普通土壤的情况下,响子山的土壤可不是一般的土壤,本就是山区,地下多是岩石,只能用镐头使劲砸。